反馈反馈再反馈,而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

2025-07-31

用“行动-反馈-复盘-调整-行动”这一套去做事,而不是用“努力”去做事。

所以衍生的道理就是“尽快的行动,尽快的犯错”。

因为一件事是由很多步骤组成,只有在做每一步时犯错后尽快调整,才能保证尽快的走完这一步并进入下一步。

如果我不敢犯错,那么我就永远止步在最低级的步骤,就永远没有机会得到更高级步骤的反馈。

至于犯错的时候觉得很丢脸,有两个思路可以解决:

1、将军赶路,不追小兔。
意思是做事的时候一旦确立目标就要一心一意,始终关注自己的目的,不要在意其他的东西。

比如目标是赚钱,那不管是掏大粪还是捡废品都是赚钱,赚钱是目的,方式不关键,别人的看法更不重要。因为关注别人的看法不是我做掏大粪这件事的目的,我的目的是通过给客户掏大粪这种方式来赚钱。

回过头来讲犯错,你知道你犯错是为了迭代而不是为了在意别人的看法,所以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,不用觉得丢脸。

2、分清楚事实和观点,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,但只有自己有权利评价自己。
客观的事实有对错,主观的观点只有不同,但没有对错。

比如:
香蕉是香蕉,这是个正确的客观的事实。但如果有人说香蕉是苹果,那就是错的。
张三认为香蕉很好,因为他在健身,香蕉能快速补充他的体能这是他的观点。李四认为香蕉不好,因为他得了糖尿病,香蕉升糖太快对他身体不好,这也没错。
即使李四在张三面前说香蕉不好,张三也不会生气,因为李四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,观点无对错。

再比如:
张三做20道题做错了10道,这是个事实。
在张三看来这是个好事,因为他知道哪里错了可以快速地调整,保证下一次不再犯错,这属于聪明的表现。
在李四看来这是个坏事,因为张三做题竟然能错一半,他认为张三要么太笨要么不细心,这属于不负责的表现。
做题能错一半,这是个事实。但是看待错一半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,两个都对,因为这是观点。
即使李四说了张三笨,张三也不用搭理他,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,李四如何看待张三都可以。但是张三是否真的笨,有权利这样评价张三的只有张三自己。

因为只有自己能对自己负责,只有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自己的目的是什么。李四不会对张三负责,张三也没有把评价自己的权利交给李四,所以李四说什么,表达什么观点都无所谓。

啰嗦重申一遍:犯错是事实,别人的看法只是观点。别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,但是能定义自己对错的只有自己,他人的评价对我毫无影响,因为我不赋予他们评判我的权利。"

保持这两个观点,就可以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,然后通过“行动-反馈-复盘-调整-行动”这一套理论不带任何情绪的去做事,直到把事情做成。

分享